English

不让“论文任务”扯科研后腿

中科院数学研究院拟设“终身研究员”
2000-09-20 来源:光明日报 记者 冯永锋 我有话说

本报讯(记者冯永锋)怎样让优秀青年科学家能够安心地从事自己的专业,让他们不必为每年的“考核”殚精竭虑,不必为“发表论文数”四处设法,更不必担忧自己的研究资格到期被取消?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准备采取一种类似“长期和终身职位”的做法,设立“科学家小组”,以保证优秀科学家不受打扰地进行科研。

数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李福安说,计划已经大体拟定,评价体系预计年底将出台。数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章祥荪说,我们不能否认年纪大的人有创造性,但不能不承认,很多数学家做出大成果的年龄,一般是在精力充沛的45岁之前。而年轻科学家要想做出成果,必须长时间地、默默地专心钻研。做出了成果,也需要科学界和社会几年以上时间的检验,等候人家引用他的工作、评价他的工作。比如今年数学院获国际国内大奖的几个项目,大都是1998年以前的成果。所以,要给年轻人创造稳定、宽松的科研环境。李福安介绍说,“知识创新”工程开展后,数学研究院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,实施的原则是“按需设岗,动态调整,公开招聘,择优录用,考核从严,待遇从优”。按照中科院的精神,进入创新基地的研究员、副研究员,每两年都要评估一次,评估是为了保持整体的科研活力,要有一批新人进入基地,有一批学术成绩不理想的人,要退出基地。今年年底就是第一次评估的时间。

但数学研究要靠个体的长时间的努力。数学解决的都是些原始性的问题。一些执着的数学家,认定了一个目标,想解决一两个大问题,但可能几年内出不了成果。可现在拿论文与经费挂勾,没有论文发表,就可能通不过两年一次的考核,就可能得不到继续的支持。如果一些人两年内写不出论文,如何评价他们的工作?是采用惯例以保证面上的公平,还是对他们特殊照顾?

数学研究院院长杨乐院士说,科学研究本身具有风险性,不努力做肯定做不出好成果,努力探索未必就有好的回报。要给科学家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,就要考虑到科学研究尤其是数学研究的这种“长期经营”的特点。这时候,要是遇上一个科学家老是处于工作的探索阶段,成果一时出不来,甚至可能出不了成果,或者成果出来后是错误的,怎么办?如果采取“一刀切”的办法,则有悖于科学规律;有些科学家是特例,需要特殊对待。

李福安说,数学研究院现在准备推行“科学家小组”计划,得到了全院上下的一致赞同。计划准备从基地的优秀科研人员中,再遴选出一定比例的最优秀人才,定为“终身研究员”或者“长期研究员”。这些人可能一支持就是10年,每年给10万元的经费。这批人获得专家组的认可后,可以不接受两年一次的考核,不要求他们发表多少论文,也不追问他们哪年哪年将出成果,而是要坚定地维护他们难得的研究乐趣,为他们制造最为宽松的研究环境。李福安补充说:“这样的科学家往往都非常痴迷于探讨数学中的难题,本身又具备了相当的实力,也不可能什么结果都出不了。但我们要做好这样的准备:要是一个科学家五年十年不出成果,我们也不轻易怀疑和动摇对他的支持力度。另外,他们如果足够优秀,也会自己调整,有些问题确实凭个人之力一时难以解决,他们往往也会主动更换方向,不至于钻牛角尖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